如何构建“海绵型”城市将绿色融入生活
下雨时看雨水堆积成“海”,干旱时看尘土漫天飞扬,这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生活剪影。如今城里人想出城不再看海,但是在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今天,躲海并不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,城市内涝还需建设“海绵型”城市,建设一个在暴雨中自由呼吸的城市。
鉴于洪涝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,严重时还会危机人们的生命财产,首批全国试点城市率先启动“防洪与水源涵养”等海绵城市6大类项目建设,以期实现汛期新区、老城区改造区基本无积水、无内涝,“小雨存起来,中雨排出去,大雨不成灾,雨天不看海”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用自然灾害与环境变化,并且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。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,保护原有的水系生态系统,最大限度的恢复原有的河、湖、湿地调蓄生态环境的能力,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全球变暖带来的雨水增多效应。传统城市建设注重通过单一工程设施,构建灰色排水系统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,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如何。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,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。海绵城市建设以低影响理念开发建设城市,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,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。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留足够的生态用地,增加水域面积,促进雨水净化回存。有人说洪涝灾害那么可怕,那么将所有的河湖都填了不就减免灾害的威胁了吗?这种做法是错误的,河湖具有调蓄雨水,净化环境的功能,如果将调蓄的场所封闭,那么满城皆水也是很有可能,而且当灾难降临时也不知道从哪防御,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。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疏通和渗透,不是对雨水进行围追和堵截,而是自然渗透,自然净化和回用,当然这需要有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参与其中。日前,G20峰会上提出金融助力环保,绿色投融资铺开,这就说明青山绿水本就是巨大的宝库,自毁钱财是不明智的,绿色发展将长久伴随我们的生活。海绵城市建设改变传统单一的建筑方式,将生态理念真正融入进来,海面城市建设不是注重速度,而是注重生态效果。
青山绿水如今成为人们最向往的地方,城市开发建设不是要用生态做代价,而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,让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绿色,再也不用担心洪涝灾害的来临。治理洪涝年年提,但是年年发生,希望能够借助海绵城市建设东风真正进入绿色生态生活。